永绿环保**废气催化燃烧 编辑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治理的目的。催化燃烧法处理工业**废气是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的技术。
从194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套催化燃烧装置到现在,这项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油漆、橡胶加工、塑料加工、树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业和铸造业等部门,也用于汽车废气净化等方面。中国在1973年开始将催化燃烧法用于治理漆包线烘干炉排出的**废气,随后又在绝缘材料、印刷工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使催化燃烧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燃烧过程
催化燃烧过程是在催化燃烧装置中进行的。**废气先通过热交换器预热到200~400℃,再进入燃烧室,通过催化剂床时,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和混合气体中的氧分子分别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而活化。由于表面吸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碳氢化合物与氧分子在较低的温度下*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催化剂编辑
催化燃烧反应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催化剂的要求是:活性高,特别要低温活性好,以便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开始反应。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可使催化剂的表面达到 500~1000℃的高温,而催化剂*因熔融而降低活性,所以要求催化剂能耐高温。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
不锈钢碳钢 ♦ 操作*,RCO一般在**废气达到一定浓度(1000mg/m3以上)时,净化装置中的加热室不需进行辅助加热,节省了费用;
♦ 不产神氨氧化物(NOX)等二次污染物;
♦ 全自动控制、净化效率管理方便;
♦ 安全性高、净化率高达99%以上;
♦ 高效的热量回収率,热回收效率≥95%; 产品以实物为准,规格参数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蓄热式催化燃烧法(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RCO)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作用原理
第一步是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吸附,提高了反应物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氧化阶段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借助催化剂可使**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发生无氧燃烧,分解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的热,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达到起燃温度后*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00-400℃。
排放自工艺含VOCs的废气进入双槽RCO,三向切换风阀将此废气导入RCO的蓄热槽而预热此废气,含污染的废气被蓄热陶块渐渐地加热后进入催化床,VOCs在经催化剂分解被氧化而放出热能于*二蓄热槽中之陶块,用以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陶块被加热,燃烧氧化后的干净气体逐渐降低温度,因此出口温度略**RCO入口温度。三向切换风阀切换改变RCO出口/入口温度。如果VOCs浓度够高,所放出的热能足够时,RCO即不需燃料。例如RCO热回收效率为95%时,RCO出口仅较入口温度高25℃而已。
蓄热式热氧化技术(RegenerativeThermalOxidizerRTO)
RTO蓄热式热氧化回收热量采用一种新的非稳态热传递方式,原理是把**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三室RTO废气分解效率达到99%以上,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RTO技术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100-3500mg/m3)废气,分解效率为95%~99%。
陶瓷蓄热室应分成两个(含两个)以上,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蓄热室“放热”后应立即引入适量洁净空气对该蓄热室进行清扫(以保证VOC去除率在98%以上),只有待清扫完成后才能进入“蓄热”程序。否则残留的VOCS随烟气排放到烟囱从而降低处理效率。
RTO可分为固定式和阀门旋转式两种
优点:运行费用省,**废气的处理效率高,不会发生催化剂中毒现象,因此国际上较先进设备的VOCs处理较多采用这种方法。
RTO工作原理
把**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经特制的陶瓷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续进入的**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陶瓷蓄热体应分成两个(含两个)以上的区或室,每个蓄热室依次经历蓄热-放热-清扫等程序,周而复始,连续工作。蓄热室“放热”后应立即引入适量洁净空气对该蓄热室进行清扫(以保证VOCs去除率在95%以上),只有待清扫完成后才能进入“蓄热”程序。
RTO流程图RTO流程图
RTO流程图
RTO适用条件及性能
适用条件
1. 适用**废气种类包括:烷烃、烯烃、醇类、酮类、醚类、酯类、芳烃、苯类等碳氢化合物**废气。
2. **物低浓度(同时满足低于25%LFL)、大风量。
3. 废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或**成分经常发生变化。
4. 含有*使催化剂中毒或活性衰退成分的废气。
5. 不适用于含有较多硅树脂的废气。
性能特点
1.几乎可以处理所有含**化合物的废气
2.可以处理风量大、浓度低的**废气
3.处理**废气流量的弹性很大(名义流量20%~120%)
4.可以适应**废气中VOCs的组成和浓度的变化、波动
5.对废气中夹带少量灰尘、固体颗粒不敏感
6.在所有热力燃烧净化法中热效率量高(>95%)
7.在合适的废气浓度条件下,*添加辅助燃料而实现自供热操作
8.净化效率高(三室>99%)
9.维护工作量少、操作安全可靠
10.**沉淀物可周期性的清除,蓄热体可更换
11.整个装置的压力损失较小
12.装置使用寿命长
蓄热式催化燃烧法(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RCO)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作用原理
第一步是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吸附,提高了反应物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氧化阶段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借助催化剂可使**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发生无氧燃烧,分解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的热,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达到起燃温度后*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00-400℃。
排放自工艺含VOCs的废气进入双槽RCO,三向切换风阀将此废气导入RCO的蓄热槽而预热此废气,含污染的废气被蓄热陶块渐渐地加热后进入催化床,VOCs在经催化剂分解被氧化而放出热能于*二蓄热槽中之陶块,用以减少辅助燃料的消耗。陶块被加热,燃烧氧化后的干净气体逐渐降低温度,因此出口温度略**RCO入口温度。三向切换风阀切换改变RCO出口/入口温度。如果VOCs浓度够高,所放出的热能足够时,RCO即不需燃料。例如RCO热回收效率为95%时,RCO出口仅较入口温度高25℃而已。
RCO设备特点
1、操作*,RCO一般在**废气达到一定浓度(1000mg/m3以上)时,净化装置中的加热室不需进行辅助加热,节省了费用;
2、不产神氨氧化物(NOX)等二次污染物;
3、全自动控制、净化效率管理方便;
4、安全性高、净化率高达99%以上;
5、高效的热量回収率,热回收效率≥95%。
RCO对比图
特点
RCO净化设备适用范围
RCO设备可直接应用于中高浓度(1000mg/m3-10000mg/m3)的**废气净化;RCO设备也可应用于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用于替代催化燃烧和加热器部分。
应用领域
RCO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造船、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集装箱等生产厂的涂装生产线。石油、化工、橡胶、油漆,涂料、制鞋粘胶、塑胶制品、印铁制罐、印刷油墨、电缆及漆包线等生产线的废气处理,尤其适用于需要热能回收的企业或烘干线废气处理,可将能源回收用于烘干线,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可处理的**物质种类包括苯类、酮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醚类和烃类等等。